1、绩效考核,考核的是绩效,所以首先要关注绩效。就是要功劳,不要苦劳;要看能力,不看态度,关注才干,不关注品德。
2、功劳VS苦劳:功劳才会产生绩效,苦劳不会。对于功劳可以给予奖励,但苦劳不能奖。有了苦劳可以给予情感支持,给予安慰、认可他的付出与尝试,这是可以的,但不能去奖励他的“苦劳”。
3、能力VS态度:只有能力才会转化为绩效,态度也必须先转化为能力才能产生绩效。很多管理者喜欢态度好的人,喜欢听话的人,喜欢加班的人,但喜欢归喜欢,在绩效考核时候需要分清。
4、才干VS品德:就绩效考核而言,才干更能带来绩效,所以应关注才干而非品德。
5、但有两种情况应该首先关注品德:一个是从外部招聘的时候,另一个是提拔员工升职的时候。但很多管理者却反其道而行之,在招聘和选拔时优先关注了能力是否胜任而忽略了品德。
ps:
很简单,辞退生病员工违反了《劳动法》,违法行为不是管理行为,属于法律管辖范畴。
但网易当事人的主观和HR等人在处理员工关系的时候明显犯了个大错,就是忽视了这个时代个体的力量。
个体的觉醒,信息的无门槛传播,给员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。管理员工,再也不能用过去简单粗暴的命令、控制的方式去管理了,在某种程度上,“管理”已经成为了一种“交易”,“交易”有两个典型特征,一是双方站在平等的地位;二是我若不同意,你就无法替我做决定。
所以我们现在才会经常去谈领导力,谈激励、谈赋能、谈员工发展,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方式的深刻转型。
【关于作者】杨帅仪,个人公众号“学到管理”,主笔策划《新任经理人十项修炼》、《赋能型领导力》等主题微课,立志通过文字、课件来简化管理难题。让学习更容易,让管理更简单。
分享